清晨的里运河畔,鼓声震天,旌旗招展。2023年淮安龙舟公开赛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。来自全市12支代表队的200余名龙舟比赛人员齐聚一堂,用汗水诠释着这项千年民俗运动的魅力。不同于专业赛事,淮安的龙舟队多由企业职工、高校学生和社区爱好者组成,他们中有年过半百的老桨手,也有刚满18岁的青年志愿者,共同构成了这项运动的“草根灵魂”。
“划了30年龙舟,胳膊上的疤都是荣誉勋章!”58岁的周建国是清江浦区代表队的舵手。作为淮安最早一批龙舟比赛人员,他亲历了这项运动从民间祭祀活动到全民健身项目的转型。今年他带着儿子和儿媳同队参赛,“以前用木桨,现在换碳纤维的;过去比力气,现在讲战术配合。”老周的话里,藏着龙舟运动的时代变迁。
“我们不是职业运动员,但训练时每天5点起床,手上磨出血泡照样练——龙舟比的是团结,拼的是不服输!”
组委会负责人透露,今年特别增设了“新淮安人”组别,吸引外卖骑手、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参与。来自四川的外卖员王磊说:“没想到淮安这么重视龙舟文化,我们队服背后还印着‘运河儿女’四个字。”这种包容性,正是淮安龙舟文化历久弥新的关键。
当最后一场500米直道赛结束,夕阳为龙舟镀上金边。无论胜负,所有龙舟比赛人员都收获了掌声。正如赛事总裁判张伟所说:“在这里,每个人都是大运河文化的传承者。”这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体育盛宴,正书写着淮安全民健身的新篇章。